2025年10月15日下午,中国计算机学会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专委会(CCF CAD&CG)主办、华东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承办的“CCF CAD&CG专委会走进华东师范大学”活动在普陀校区理科大楼成功举办。本次活动吸引了来自华东师范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上海师范大学等单位100余名听众现场参会。
本次论坛以“三维世界重建与生成”为主题,邀请了国内该领域的四位优秀学者:国防科技大学教授、国家杰青徐凯,浙江大学研究员、国家优青邵天甲、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青年长江盛律和吉林大学马锐副教授,为与会师生带来了前沿的学术盛宴。论坛由华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院长助理、青年研究员谭鑫主持。
活动伊始,华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党委书记余佳代表承办单位致欢迎辞,对与会专家学者表示诚挚欢迎,并对专委会的信任与支持致以衷心感谢。随后,CCF CAD&CG专委会相关领导也代表专委会发表致辞,介绍了专委会的宗旨以及“走进高校”系列活动的重要意义。
国防科技大学徐凯教授作了题为《空间智能驱动的具身世界模型》的特邀报告。徐凯指出,在真实环境中训练具身智能成本高昂,而构建高保真度的仿真平台也极具挑战。他提出,空间智能技术的突破为此提供了新的路径,其团队依托多模态预训练大模型,构建了融合结构化表征与机理化约束的世界模型,旨在实现对真实世界的通用场景解析与长时动态推演,从而显著提升具身智能模型的可解释性与虚实可迁移性。报告中,徐凯详细分享了团队在构建和学习此类世界模型,以及如何利用该模型实现高效具身操控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
浙江大学邵天甲研究员的报告题目为《真实感场景的实时三维重建技术研究》。报告中,他系统介绍了其课题组在该方向上的一系列创新工作。他首先讲解了团队提出的紧凑高斯辐射场表达方式,并基于此建立了首个实时高斯SLAM系统,实现了大规模场景的高质量、高真实感实时三维重建。随后,他进一步介绍了团队提出的高斯辐射场与有向距离场的混合表达方法,该方法构建的实时重建系统在保证质量最优的同时,速度比当前最优方法快一个量级。最后,邵天甲还分享了端到端可微分SLAM框架在机器人自主扫描等任务中的有效性验证。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盛律教授带来了题为《基于生成式视觉先验的三维内容高效生成》的学术报告。他指出构建高精度、物理合理且可编辑的三维内容,是数字资产构建的关键,也是实现具身智能“虚实融合”训练的重要手段。报告分享了其团队利用扩散模型先验,在仅需少量条件的情况下,高效生成具有逼真外观、精确几何和物理合理性的可编辑三维内容的一系列工作。报告还进一步介绍了如何借助这些高质量、可编辑的三维内容构造海量数据,从而有效提升具身智能体在复杂感知任务中的学习效率。
吉林大学马锐副教授的报告聚焦于《大模型辅助的可视内容生成》。报告指出,多模态大模型正深刻改变着可视内容的生成方式。报告介绍了大模型在该领域的两种典型应用范式:一是利用其强大的语义理解能力高效筛选高质量数据,以支持大规模训练数据集的构建;二是利用其跨模态理解与生成能力,在多模态提示的引导下,实现结构化内容的灵活可控生成。最后,报告探讨了多模态大模型在可视内容生成任务中的巨大潜力与未来发展方向,为智能化内容创作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
最后,CCF CAD&CG专委会常务委员、华东师范大学王长波教授作了总结发言。他感谢专家们带来的精彩报告,希望未来专委会能与学校在多方面展开密切合作,共同促进CAD&CG科研发展和人才培养。
本次CCF CAD&CG专委会走进高校活动在华东师范大学圆满落幕。四位专家的报告内容前沿、深入浅出,激发了与会师生的热烈讨论和深入思考。本次论坛不仅为广大师生提供了一个宝贵的学习与交流平台,也为推动三维视觉、人工智能等相关领域的学术创新与跨学科合作注入了新的活力。
中山北路3663号理科大楼 200062
沪ICP备05003394
Copyright 2019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