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教育部正式公布了第三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认定结果,拟认定5999门课程为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
其中由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石亮教授负责的《操作系统》课程和王长波教授负责的《超级计算机并行计算虚拟仿真实验》课程成功入选。
课程名称:操作系统
团队成员:石亮(负责人)、李东
课程简介:
作为计算机科学方向核心课程,华东师范大学自80年代起高度重视《操作系统》教学建设,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培养了一批优秀基础软件人才。教学团队自2013年起进行教学改革,在课程建设中增加了大量创新设计,注入了新思想和新方法。
十年来,团队教学改革工作成果丰硕。2020年,石亮教授讲授《操作系统》课程获得校青年教师教学比赛一等奖。同年,课程入选校重点课程,2023年入选上海市重点课程。团队成员多次指导学生参与全国计算机系统能力大赛操作系统大赛,获优秀指导教师奖;团队与华为合作的课题获得华为年度技术成果奖,相关技术成果与课堂深度融合。2024年,课程入选上海市一流课程。
《操作系统》课程强调基础理论与前沿技术融合,注重学生系统能力培养与高质量发展。在建设过程中,团队形成了一套系统全局观的操作系统教学方案,并向全国推广。
课程名称:超级计算机并行计算虚拟仿真实验
团队成员:王长波(负责人)、钱莹、李晨辉、何高奇、陈蕾
课程介绍:
超级计算机作为现代科学研究的“国之重器”,在气象预测、生物信息、材料科学、人工智能等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由于超级计算机设备昂贵、资源稀缺,传统教学中学生实践机会特别有限。针对这一痛点,建设团队依托在并行计算、虚拟现实、可视化等领域的深厚积累,将前沿科研成果反哺教学,开发了《超级计算机并行计算虚拟仿真实验》课程。
该课程依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成果,以虚拟仿真技术为核心,针对超级计算机架构认知模块、并行程序仿真模块、流体可视化模块三部分内容,构建了一个高度还原、可交互、低成本、可视化的实验环境。课程让每一位本科生都能亲手操作超级计算机,调试并行计算代码,内化并行计算的思维范式,提升本科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动手能力。
此次,两门课程成功入选国家级一流课程,是对学院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充分肯定。未来,学院将继续坚定落实“卓越育人”理念,充分发挥一流课程的引领示范作用,加大课程建设支撑力度,优化课程管理与评价机制,促进学院教学水平与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升。
中山北路3663号理科大楼 200062
沪ICP备05003394
Copyright 2019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