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的前身主体是创建于1979年的计算机科学技术系,是国内成立较早的计算机系科。历经40年院系调整与变迁,2019年7月,华东师范大学组建信息学部,并成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简称计算机学院),服务国家人工智能战略与一流信息学科建设。计算机学院作为信息学部下设实体单位,现有教职工80余人,形成以计算机系统、机器学习、图形图像处理为主的三大学科方向,围绕“智能+”行动计划,推进与教育、生态、健康等特色学科的交叉发展,培育拔尖创新人才。近年来,依托于上海市计算机工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简称“实验中心”)、上海市多维度信息处理重点实验室等省部级支撑平台,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发展成效显著,2019年,计算机科学进入全球高校及科研机构ESI(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排名前1%;2021年,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进入教育部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25年“软科中国大学专业排名(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在482所参评高校中位列第28位(A层次)。未来,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将继续以开放、包容的姿态诚邀海内外优秀学者加盟我院,广纳英才,共启征程。
一、招聘领域
人工智能方向:深度学习、自然语言处理、计算机视觉等,从事智能算法开发、语言模型优化、多模态大模型研究、智能图像分析与视频处理等相关研究;
具身智能方向:机器人运动控制、感知与交互算法开发,从事人形机器人、四足机器人等平台的算法优化,以及物体识别、分割、追踪等任务的系统集成等相关研究;
计算机系统方向:高性能计算、系统架构、系统软件、存储与数据管理、计算机网络、安全等,从事高性能计算系统设计、分布式机器学习系统开发、操作系统与编译器优化、存储系统设计、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等相关研究。
二、招聘岗位
1. 特聘教授、学科带头人
在海内外高校、科研机构、知名企业研发机构有正式教学科研职位,在计算机学科前沿领域开展创新性研究并取得突破性成果,在国际上具有广泛的学术影响力,能够引领本学科发展。
2. 紫江优秀青年学者(青年领军人才)
具有博士学位,一般应在海外高校、科研机构、企业研发机构获得正式教职,且具有连续3年以上工作经历;在海外取得博士学位且业绩特别突出的,可适当放宽工作年限要求。能胜任本科核心课程讲授任务;在科学研究方面已取得突出学术成果,有较强的团队领导和组织协调能力,创新发展潜力大,具有协助本学科赶超或保持国际先进水平的能力。年龄一般不超过40周岁。
3. 紫江青年学者(青年拔尖人才)
具有博士学位,原则上应具有1年及以上的博士后研究经历;在海外取得博士学位且业绩特别突出的,可适当放宽工作年限要求。已取得同行公认的高水平研究成果,有突出的发展潜质,并有望成为所在学科的青年领军人才。年龄一般不超过35周岁。
4. 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人员(教授、副教授)
应聘正高专业技术职务岗位者年龄一般不超过45周岁,应聘副高专业技术职务岗位者年龄一般不超过35周岁。有较好的学术积累和发展潜力,在本领域的研究已取得国内外同行公认的成果,能胜任本学科核心课程和前沿课程的教学任务。
5. 助理教授(明园晨晖学者)
在海内外高水平大学或研究机构获得博士学位或从事过博士后研究;具有良好的科研工作基础并已取得优秀的学术成果,能胜任本学科的教学任务,具备巨大的发展潜力。应届毕业博士应小于30周岁,有博士后经历者年龄不超过33周岁,特别优秀者可视情况适当放宽限制。
6. 博士后研究员
年龄35周岁以下,在海内外高校或研究机构获得博士学位,博士学位获得时间一般不超过3年,具有良好的科研工作基础并已取得一定的学术成果。
7. 专职科研人员
专职科研系列分为专任研究员、专任副研究员、专任助理研究员三类,是专门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及大型设备设施管理等工作的专业技术岗位,其中,专任研究员和专任副研究须获得博士学位,具有较强的科研能力和学术水平,具体岗位职责由本单位根据岗位类型、任务及目标予以明确。
三、福利待遇
提供具有竞争力的薪酬待遇、科研平台和相关支持;享受国家和学校规定的社会保险等福利及住房补贴政策。按照上海市和学校的相关政策,依托华东师范大学的附属学校,为子女入学提供便利。
四、联系方式
联系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人事秘书 宋老师
联系电话:+86-21-62224237
电子邮箱:qsong@cs.ecnu.edu.cn
以上岗位长期招聘,诚挚欢迎优秀学者加盟我院,有意者请随时来电来函垂询